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2节(1 / 4)

幸芳现在挺忙的,除了学习,之前幸芳提议的米线店,她也有在帮宋文城跑。任何地方,都不缺有眼光和魄力的人。就像巫丹儿,她清楚的知道,她想要什么。她能不能成功,缺的就是一个机会。

现在,幸芳把这个机会,送到了她面前。她当然会牢牢抓住。经历了宋大刚,巫丹儿深刻的明白,靠谁都不如靠自己的道理。如果她有本事,宋大刚去世,何至于把她逼成那样?

巫丹儿也不是天生就冷心冷肺。能靠自己堂堂正正的活着,谁愿意去寄人篱下,遭人白眼?

在北方开米线店,眼看着天高皇帝远,有更多的可操作空间。在秦旅长派人去找巫丹儿,跟她谈话后,她就决定带着她的老婆婆,全家搬迁去北市。

北市有幸芳,既能被幸芳适当的照顾着,又有更大的市场,还可以悄悄的昧下一点儿私房钱。除了背井离乡,简直没有缺点。巫丹儿当然要来。

反正云省也没有值得巫丹儿牵挂的人和事,带上老婆婆和宋大刚的骨灰,她随时能走。宋婆婆年迈,有些不想走。但,巫丹儿铁了心要走,宋婆婆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,只能跟着。

和巫丹儿一起来北市的,还有两个小姑娘。她们是烈士子女,父亲去世后,母亲改嫁,继父扶养她们长大。这两个姑娘,一个是继父不做人,从小虐待她,现在还想算计她,她只能逃离。一个是继父是好人,家里却困难,她为报恩只好出来赚钱。

这四个人带着部队的经营许可证,来投奔幸芳,幸芳自然不能不管。

这事呢,也不难办。有部队的许可证,和她们烈士家属身份在,幸芳去工商局,很容易就拿到了经营许可证。然后,幸芳就带着齐全的手续,去找北大的副校长了。

北大的食堂出了名的好吃又实惠,那幸芳跟副校长提议多加一个窗口,给学子们改善伙食,他自然不会拒绝。

这是双赢的大好事,副校长傻了才会拒绝。幸芳包食堂窗口又不是不给钱。副校长答应,可以名利双收。幸芳找学校,也能避免很多麻烦。双方都能获益,自然皆大欢喜。

现在的大环境还没那么好,出去开店,没有武力值高的人护着,难免会碰到一些糟心事。巫丹儿她们老弱病残的,幸芳没法一直保护她们,只能把她们安排在安全的地方。

食堂的事情谈妥,幸芳又附近转悠着,给她们租了一个安全又有保障的房子。一些都安排妥,幸芳就不管她们怎么经营了。

师傅领进门,修行看个人。幸芳是没空,手把手教她们怎么赚钱的。

巫丹儿她们也争气,刚在食堂营业,就赢得了同学们的喜欢,来了一个开门红。她们这次生意火爆,甚至周末,还有北市别的大学的学生,慕名来吃云省米线,宋文城那边,就又送来了两批人,让幸芳看着安排。

幸芳办完手续,把人给需要的学校一送,再给她们租个房子,就算完成任务。

米线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,运输队的生意,慢慢的也做了起来。除了给米线店送米线,云省的水果,在北边也特别受欢迎。北方的各种特产,在南边卖的也不差。

宋文城本来只想试试,他们能自给自足,就算成功。没想到,刚一个月,在账面上他们就盈利了。如此,宋文城见到商机,立刻大手笔的买了运货的卡车,来更好的发展。

宋文城这边一片蒸蒸日上,幸芳在帮完了该帮的,也没忘了干自己的事。光帮别人赚钱,自己兜里啥也捞不着,根本就不是幸芳的性格。她帮人的前提是她有能力,还不会吃亏。

学业忙,加上政策没有彻底开放,幸芳没法光明正大的做生意。她就留意各处的房子,准备买房子。买房是稳赚不亏的买卖。幸芳有钱,当然要提前下手。

除了买房,幸芳还会去逛潘家园等古玩市场。多年的古玩知识不是白学的,跟着章燕婉学了这么多年,幸芳在古玩这一道,也有她的八分功力了。幸芳有眼力,加上她谨慎,拿不准的不会出手,出去转悠的收获就也挺大的。

在幸芳赚钱学业两不误的时候,全国第二次高考的通知,也下来了。第二次高考的到来,预示着过去那样没有高考的日子,真的彻彻底底的结束了。

人们欢欣鼓舞的同时,也更加期待美好的明天。

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,谁不高兴?就连冬至和双胞胎这样的小孩,都比之前更加快乐。

之前,幸芳她们在宋文城军区呆了一个月,赶在正月结束,初中开学之前,回到了北市。在军营呆了一个月,经历了真正的军事化管理,见识过生死之后,冬至他们都比从前成熟了很多。

冬至现在已经不许幸芳叫他冬至宝宝了。他觉得他是个能够随时上战场的小战士,那别人肯定不能再叫他宝宝啦。同时,他也不吵着,让傅校长把他加入梁策他们的队伍,提前送去军营了。

现在冬至知道,战争比他想象的要残酷一百倍。他现在还太小,本事还没学好,到了战场上也不顶用。因此,他现在学习的比从前努力了很多。他要听宋文城的话,好好的积蓄力量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