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策行三国 第233节(2 / 4)

“我看未必。”杨修睁开眼睛。“让阿耀做南阳太守只是一个借口,朝廷真正的用意是让你做郡丞,成为实际上的南郡太守。看孙策对你的态度,你觉得你这个南郡郡丞能做得成吗?”杨修又看看袁耀,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几天相处下来,他发现袁耀对杨弘也非常排斥,只是他不像孙策那样摆在脸上罢了。

杨弘又叹了一口气。他也觉得这是个问题,可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“从叔,你和阎象、张勋的交情怎么样?”

杨弘发了一会儿呆,直到杨修第二次问他,他才反应过来。“还不错,不过……现在他们怎么看我,我也没把握。有些事……我们分歧不小。”

“周瑜正在攻击南郡、江夏,推荐阎象、张勋做太守吧。要快,如果让孙策抢了先,你和他们的关系就更难修复了。就算无法让他们背离孙策,也不能让他们视阿耀为对手。阿耀还年轻,需要你们这些老臣的扶持。”

杨弘看向杨修的眼神非常复杂,心中说不出的凄凉。他这个郡丞只是个虚招,杨修这个伴读才是杨彪寄予厚望的那个人。对啊,以杨彪、荀彧的聪明,他们怎么可能猜不出孙策的心思,不预先做好伏手。只是他反应太慢,直到现在才醒悟。

脱身

不过人算不如天算,杨修太年轻,不知道孙策的厉害,犯了军令,挨了五十杖,起不来了。这五十杖打在杨修的屁股上,也是打在杨彪的脸上。杨彪肯定会很生气,袁夫人也会生气,可是他们能奈孙策何?连朝廷都拿孙策没办法,他们能做的也只有委屈求全吧,说不定还要夸孙策治军严整,有周亚夫之风。

杨弘不自觉的轻松起来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。“德祖,你知道么,你和孙策、周瑜都是乙卯年生人。俗语云:英雄出少年,我虽然刚刚不惑,却身心俱疲,常有力不从心之感。如今这形势,我是越来越看不懂了,有心杀贼,无力回天,只能看着你们这些年轻人争锋。德祖,努力,不要让你父亲失望。”

杨修很尴尬。他知道杨弘这句话背后的意思。杨弘已经看懂了这个局,至少知道了他自己的位置,他不愿意再被人当作弃子,忍受孙策的羞辱。他连忙抓住杨弘的手。“从叔,你怎么能这么说呢?家父比你还大几岁,他还不肯放弃,你又怎么能自叹年老?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,你正是大展宏图的时候啊。”

杨弘呵呵笑了两声,转头看看默默坐在一旁的袁耀,沉默了片刻。“我可以尽力而为,却没什么意义。阿耀因我被劫,袁将军因此而死,在袁夫人姊妹无助之时,我又做出了对她们不利的选择。我愧对袁将军,愧对他们姊弟,道义尽失,还能做什么呢。德祖,孙策出身市井,生性狡黠,看似粗鲁,无可无不可,一旦发现破绽,他会穷追猛打,直到你狼狈不堪,你千万不要轻敌。”

杨修咬着牙,太阳穴呯呯跳动。“今天是我大意,将来一定会加倍奉还。”

杨弘摇摇头。“德祖,善战者不怒,你如果想和孙策为敌,一定要制怒,否则必为他所乘。”

“多谢从叔指教,我记下了。”

袁耀托着腮,看着杨弘与杨修商量如何对付孙策,不期然的想起姊姊袁权说的话。虽然袁权没有给出肯定答复,可是袁权稳重,如果没有把握,她绝不会说这种话。孙策平时也的确将他与孙权、孙翊等人一般看待。如果孙策真的登基为帝,建立新朝,妹妹阿衡做了皇后,生个儿子必是太子,他就算不能封王,封县侯也是必然的事,又何必跟着这些人折腾,被他们当棋子。

如果不是孙策想办法,朝廷连安国亭侯都不给,还想县侯?

可笑这两个人把我当孩子,还在我面前一本正经的做戏。袁耀心中暗笑,脸上却不露声色,平静如水。

杨修一直在留神袁耀,对袁耀的平静非常不解。他想来想去,觉得要么是袁耀太小,还没明白这里面的利害,要么是他对杨弘怨念太重,不相信杨弘。看来杨弘留在这里不仅无益,反而有害,还是趁早打发他回长安的好。现在还不行,他的任务还没有最后完成,且忍耐一时。

……

巫县。

潘华、北堂羽各领一队,在城墙上来回奔跑,哪里危急,他们就冲向哪里。手中的战刀已经砍卷了口,嗓子也喊哑了,他们却依然战意如虹,大声鼓舞士气,指挥着战斗。

赵韪率领一万益州军赶来,强攻巫县。巫县虽然险要,但双方兵力太过悬殊。赵韪充分发挥兵力优势,将战船停靠在城下江边,部署了两千多弓弩手进行覆盖式射击,箭如雨下,射得城头的守军抬不起头,然后派人抢到城下,强行登城。

潘华所领的士卒的确是精锐,但人数太少,二百人无法控制三里长的城墙,虽然全力反击,杀死了数百敌人,还是不断有益州军抢上城头,巫县破城在即。

“忠仁,顶不住啊。”北堂羽抹着汗水,哑着嗓子说道:“再不走就走不掉了。”

潘华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益州军,气得直咬牙。“他老母的,这帮鳖孙,仗着人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