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策行三国 第473节(2 / 5)

领。马铠就是从西域传来的,西凉人并不陌生,甚至充当甲骑的勇士都是西凉人。

“臣以为主公大可不必担心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其一,甲骑善破步卒之阵,面对骑兵时并没什么优势可言,尤其是数量有限,又缺少轻骑保护的情况下;其二,豫州去年连遭战事与大疫,孙策又不知节制,到处屯田,开销巨大,府库空虚,恐怕没有多少财力供养大量甲骑;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兵法云,能而示之不能,如果孙策真有大量甲骑,他肯定会藏得严严实实,待与主公决战时,以奇兵出击,一决胜负,又岂会让主公得到风声,有所准备?”

沮授举起酒杯。“青州、冀州固然重要,可是与主公相比,都不值一提。孙策狡黠,不可能分不清其中轻重。故臣揣测,这必是疑兵之计。”

袁绍转了转眼珠,悄悄地吐了一口气,原本有些僵硬的表情终于松驰了一些。他满意地看着沮授,暗自庆幸。看来把田丰赶回去还是对的,有沮授在就够了。

“公与,青州失利,奈何?”

沮授摇摇头。“胜负乃兵家常事,况且颜良只是偏将,他面对沈友的主力,能战至杀伤相当,不算败。不过,入青州的不仅仅是沈友,还有太史慈,不可不防。臣建议集结渤海、清河郡兵,增援青州,截住太史慈,再派大将统重兵临河,待机而动,可保冀州无恙。青州残破,沈友支撑不了太久,僵持下去,青州会成为孙策流血不止的伤口。”

袁绍权衡了一番,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。如果现在让他移兵青州,无疑等于自认决策错误,这脸可就丢大了。比起田丰,沮授不仅眼界开阔,目光长远,脾气还好。如果他不是冀州人,那就完美了。沮授刚才的建议虽好,却还是不免于乡土。清河也好,魏郡也罢,都属于冀州南部世家,尤其是派大将统重兵临河,这几乎就是建议由审配统兵出征。

“公与说得有理。”袁绍淡淡地说道:“若显奕能保青州无恙,我也能安心攻打浚仪。嘿嘿,上帝护佑,知我明日开战,特地送来了一个祭兵主的首级。公与,我们抓住了孙坚的儿子孙翊。”说完,忍不住笑出声来。

沮授很惊讶。“孙翊?是那个才十多岁的孩子?”

袁绍脸上的笑容一僵,化作掩饰不住的尴尬。“是的,不过……他已经死了。”

班门弄斧

沮授考虑了很久,明知可能会让袁绍不高兴,还是劝他不要用孙翊的首级祭兵主。一是孙策刚刚放回袁谭,礼尚往来,袁绍就算不送回孙翊的遗体,也不能让他身首异处;二是孙翊还是个孩子,这么做有干天和,为人诟病。最后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:祭兵主是可以用人牲,但要么是俘虏,要么是叛臣,孙翊两个都不占,不合成例。

袁绍面红耳赤,很勉强的接受了。不过他就算不接受也没用,郭图并没有连夜赶回来。第二天一早,袁绍按常规祭兵主誓师,便传令各部出营。人马多,抛石机也多,等一切准备停当,已经是中午了。

在文武的簇拥下,袁绍登上高高的将台,远眺浚仪城。他的大营在浚仪城的北面,将台高大,比浚仪城的城墙还高一大截,可以俯瞰浚仪城,原本应该很高兴,至少在他登上将台之前如此。

站在将台上,首先看到的是城内东北角的那座土山。袁绍曾经多次游览过浚仪城,知道站在那座土山上可以看到城外,而此刻土山顶又建起了一座高台,隐约可以看到上面的人影。可以想见,此刻孙坚就坐在台上看着他。

将台虽高,终究不如土山。一想到孙坚正居高临下的看他表演,他心里就非常不自在,准备了一肚子的豪言壮语都没劲说了,可不说两句似乎又不行,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。

沮授、耿苞等人拱手而立,台下数万将士凝神屏息,等着听袁绍训示,等了半天,袁绍却一点动静也没有,气氛便有些诡异起来。沮授也很茫然,偷偷地打量袁绍,不知道他又在想什么。反倒是耿苞反应快,见袁绍盯着城内不动,顺着他的目光一看,立刻发现了土山上的高台,顿时恍然大悟。他悄悄地上前一步,凑到袁绍身后。

“主公,北尊南卑,此乃定论。土山虽高,亦是臣位,浚仪城内军民登山北望,乃是跷足以盼明主之象,这是主公必破孙坚之兆。孙家父子虽有武勇,却不读书,不知天命在于主公,可一鼓而擒也。”

袁绍扭头看了耿苞一眼,松了一口气。沮授虽然明于大势,这方面却不怎么高明,比起郭图来差多了。他正为郭图不在身边,无人解围犯愁,亏得耿苞有眼力,会说话。

“虽有天命,也不能忘了人谋。”袁绍摆摆手,顺势举了起来,朗声大呼:“将士们……”

将士们已经等得太久,听到袁绍终于开口,立刻齐声大喝万岁。数万人欢呼,声势惊人,一时间士气如虹,战意盎然。袁绍也一时忘了城里的孙坚,热血沸腾起来,准备好的誓词喷涌而出,激动人心。

……

孙坚站在高台上,看着远处的袁绍演讲,不禁发笑。

“这些世家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