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策行三国 第553节(2 / 4)

坐在车里,只能改为骑马。张纮、周瑜陪在左右,麋芳率领骑士在前面开道,一路招摇,欢呼声不绝于耳,气氛也越来越热烈。走了一半,经过宛市时,气氛达到了高潮,一排排的商贾沿着市墙站立,普通百姓并无特别讲究,哪里有空位就站哪儿,这些商贾却并非如此,他们以肆为单位,每组多至四五人,少则两三人,手里举着写有肆名的肆招,当孙策走过他们面前时,他们便大声报出自己的肆名。

“东海蓬莱鱼肆,恭迎将军和夫人光临宛城。蓬莱鱼肆,专营各种海鱼,物美价廉,鲜美绝伦——”

“青州锦绣布肆,恭迎将军和夫人光临宛城。锦绣布肆,专营青州布匹,产地正宗,货真价实——”

孙策听了一会,这才恍然大悟,这哪是欢迎我的,这是来为麋兰助威的啊,果然是什么人玩什么鸟,尹端主持讲武堂,讲武堂的学生来给尹姁撑场子。麋家是东海大商,交游广阔,青徐商人就来给麋兰撑场子,顺便打广告。抬眼一看,沿着市墙站了一排人,至少有百十家,看来麋家在宛市的影响力真不小。

孙策叫过郭武,让他准备两匹马,送到后面车中去,让麋兰、尹姁一起出来露个面。既然场子已经摆好了,总不能正主儿不露面。

麋兰正在车里生闷气,听到外面的呼声,一下子没反应过来,只当是欢迎孙策的。同车的尹姁忙着安慰她,也没留心。等郭武来通知,让她们下车乘马,这才意识到那些人与众不同。麋兰心花怒放,连忙上了马,又拉着尹姁上马,扬起手臂,向这些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家乡人致意。看着这一张张笑脸,听着似曾相识的乡音,她欢喜得落了泪。

自从离开东海,她已经有两年多没有回家了。

看到麋兰露面,青徐商人们的声音更加响亮,明显就是在门口招呼生意的伙计,个个中气十足,口齿伶俐。虽然官话里还带着一些青徐口音,却能让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。

孙策笑道:“看到这些百姓的精气神,就知道诸位在南阳这几年成绩斐然,可喜可贺。”

周瑜连忙拱手道:“是子纲先生和阎府君治理有方,我们充其量只能不扰民,少惹是非。”

张纮抚着胡须笑道:“公瑾也不必谦虚,南阳要太平,需要各方面的努力,少一个都不行。南阳要乱,却是容易得很。不过南阳有今天的局面,有功之人固多,首功却非将军莫属。如果不是将军信任我等,无为而治,让我等放手施为,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详和?不谦虚地说,放眼天下,大概也找不出比南阳更像乐土的地方了。”

孙策笑道:“先生,你这话置长安于何地,就不怕人说将军藐视朝廷吗?”

张纮微微一笑。“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?长安和南阳何处是乐土,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,而是成千上万的百姓说了算。那么多人逃难到南阳,即使关中灾情缓解也不愿意回去,如果我还说长安是乐土,不仅仅是自欺欺人,更是欺君。若是明君,必能深自反省,不被谗言所误,若是昏君……”

张纮顿了顿,意味深长的说道:“又何必在意他怎么想?”

孙策品味了一番,明白了张纮的意思,挑起大拇指。“先生高见,我当铭刻在心,时时警惕。”

张纮抚着胡须,看向道路两侧笑逐颜开的百姓。“书云:天视自我民视,天听自我民听,什么是天命?民心即天命。可是天下人千万,又岂能众口一辞,人人皆诺。诗赋小道,一篇初成尚且评头论足,指摘字句,何况是改朝换命这样的大文章?将军欲取天下,当有容人之量,待时之忍。”

孙策微微颌首。“先生说得有理,瓜熟蒂落,水到渠成,有些事急是急不来的。急,则生变。”

张纮嘴角微挑。“有将军此言,我与荀文若的赌局又多了几分胜算。”

“先生有荀文若的消息?”

张纮点点头,没有再说。孙策也知道此处不是说话之地,便没有追问,安心享受百姓的欢呼。有了张纮这句“民心即天命”,他的心也定了。他们或许有分歧,但不是战略上的分歧,只是缓急不同而已。他又不是袁绍,急着要过皇帝的瘾,他有大把的时间,根本不着急。

张纮用眼角余光打量着孙策,见孙策笑容满面地与百姓互动,笑声朗朗,快乐发自肺腑,全无作伪之意,心里也松了一口气,暗自庆幸。数年不见,孙策虽然击败了袁绍,势力今非昔比,但他还是和第一次见面时一样真诚,一样激进与沉稳并存,并未自负其能,不可一世。

回想着孙策冲锋陷阵的战绩,张纮也感慨莫名。人们常说冰火同炉,可是孙策在战场上侵掠如火,在政治上沉静如渊,反差如此之大又如此和谐,简直是个奇迹。若非亲眼所见,几人能信?外人眼中的孙策不是杀人如麻就是好勇斗狠,充其量就是一个斗将,有几个知道他有这样的大智慧。

后继有人

经过了热闹的夹道欢迎,孙策走进了治城。冶城被抛石机砸坏的痕迹已经不见了,修缮一新。虽然没有黄土铺街,净水洒道,却也是干干净净,让人心情舒畅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